020-123456789
 
新闻资讯

在中国国家博物馆,巴黎圣母院“浴火重生”


更新时间:2025-11-06 04:27:43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6次

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)2019年的浴火重生一场大火让巴黎圣母院至今仍在修缮中,无法与参观者见面。中国9月11日,国家馆巴“浴火重生——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,博物重建“数字孪生的黎圣巴黎圣母院”,这可能是母院我们与它最近的一次见面。

  展厅内部。浴火重生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记者在现场体验到,中国展览借助特制平板设备,国家馆巴以增强现实为主要展示手段,博物将实体与数字技术融合。黎圣展览从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母院意外失火开始,回溯至1163年的浴火重生遥远岁月,带领观众穿越时空,中国感受其数百年的国家馆巴变迁与故事,深入了解大教堂修缮背后的精湛工艺。观众还可与致力于大教堂保护和复原工作的专家和工匠“面对面”。

  展览借助特制平板设备,以增强现实为主要展示手段,从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意外失火开始讲起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,在日落时分把夕阳余晖洒入内庭,其历史可追溯到1220年;约在公元1225年,圣母院换上一片叫作“森林”的屋架,之所以叫“森林”,是因为这片屋架的建造耗费了近2000棵橡树才得以完成;还有1572年国王亨利四世的婚礼,1804年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大典……这一切,都能在本次展览中“眼见为实”。

  展厅内部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,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、研究馆员朱晓云特别介绍了展览中的4件巴黎圣母院石质文物——13世纪早期的哥特式柱头、19世纪的植物状头像,以及首次跨出国门的著名的石像怪与滴水嘴兽。

  13世纪早期的哥特式柱头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19世纪的植物状头像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19世纪的石像怪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滴水嘴兽最初用于雨水排放系统,将雨水引导至远离外墙底部的位置排出。19世纪中期圣母院修复时,雕刻了200多尊形态各异的滴水嘴兽。这尊制作于19世纪的滴水嘴兽因损毁严重,在目前的修复工程中被移除并替换。

  19世纪的滴水嘴兽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巴黎圣母院,这座哥特式大教堂,始建于1163年,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中央西岱岛上,与卢浮宫隔河相望。除了建筑艺术,巴黎圣母院的雕塑、绘画及内部珍藏的艺术品,也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它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  展厅内部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/摄

  本次展览为献礼中法建交60年暨中法文旅年重点项目,由中国国家博物馆、巴黎圣母院修复机构、法国欧莱雅集团及法国Histovery公司共同呈现。

  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3展厅,9月12日起面向公众开放。

 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反应釜进口反应釜玻璃压力反应釜加氢反应釜布启仪器 版权所有   TEL: 020-123456789
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      邮箱:admin@aa.com


友情链接: 华南农业大学“醇风吹又生”团队:以绿色甲醇,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  粤喀共启文化之旅!这场长命锁的主题文化展不容错过  “铁拳”行动  广西柳州:加强旅游价格监管 助力游客放心“游柳州”  汕尾红灯笼荔枝亮相深圳!6月22日,这场推介会约定你  赏民俗、游乡村!万名港澳青少年赴广东开启研学之旅  长三角先行启动区发布首批放心消费景区创建标准  北京丰台开展现场制售饮品专项检查  吉林白城:社区来了“金融消费大讲堂”  山东济南高新区公布校外培训机构“黑名单”